我们平时使用的讲话稿渐渐增多,使用正确的想法写一个演讲将会更加有效。大家还是对讲话稿一筹莫展吗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梦想主题讲话稿通用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我的梦想主题讲话稿通用篇1
亲爱的老师、同学们:
大家好!
关于将来,关于自己,关于人生,我们有太多地疑问。你是否在某个辗转难眠的夜晚,在千千万万的浮想联翩中,给自己的未来、人生的目的和学习的动力打上个问号。
这是我时常踌躇的问题,但,笃定不移的是,我的远方,我自己决定。
城市街头,总有林林总总的职业体验城。这些商场往往是挤破了门。孩子们穿着合适的“工作服”,装模做样地烘焙、管理交通、救火、治人。她们地脸上常常尽是满足感,他们的嘴边尽是对梦想天花乱坠的形容。他们想成为她们想成为的人,对梦想中的职业的肯定,却令我这个初中生羡慕不已。
年岁骤增,我们一直在前行,却忘了初衷是什么,远方在哪里。就连我刚得知这个稿题一样,我像接住了一个烫手山芋,茫然,无措。当我问起身边的同学:“你的动力是什么”“你想干什么职业”的时候,他们脸上的停顿,无奈地摇头其实也是必然的回应罢。
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,做一份高薪还是吃苦的职业,我不知道,也无法知道,更不想知道。但,我想踏踏实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关,想让条条大路不止是通向罗马,而是像任意门一样,让我来选择,我想去的路,我想见的人,我喜欢的事。
这当然很难,这是梦想之上的梦想,就如我们信誓旦旦地提出建设共产主义一样,必然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道路。三毛有一句话——“梦想可以天花乱坠,但理想,是一步步的脚印踩出来的。”我希望我的梦想有朝一日变成理想,我希望我的未来不是被什么样的人选择,而是在每个风尘仆仆还是安定如常的日子,对于下一步,对于近还是远的远方,我仍能热血沸腾,竭尽全力去努力,去选择,去决定。在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,亦或是站在分岔时,我能够有能力为我的选择承担责任,而不悔于自己的决定,踏实地踩出人生地每一个脚印。不浮于成就,不沉于挫折;无畏于黑暗,迎着阳光走,心里装满诗与——不远的远方。
有人说过:“努力的意义,就是为了将来放眼望去,都是自己喜欢的人和事物”,我想这也就是我们每个人脚踏实地,实现自己想去的远方,想做的远方的动力。为了远方,纵使千山万水,万劫不复,也要做一个砥砺前行,不畏将来的人。也许我们尚未发现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,但在埋头苦干的空隙中,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,你就已经为你的远方迈出了踏实的一步!
我希望,我能成为那样的人,在将来能鼓足底气,却云淡风轻地说——我的远方,我自己决定!
我的演讲到此结束,感谢大家的聆听。
我的梦想主题讲话稿通用篇2
亲爱的老师们,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好,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《我的梦想》
有一个人,让我们日日夜夜不能安眠;有一个人让我们费尽心思也猜不到他的意图;有一个人,让我们在一个个周末的夜晚奋笔疾书;这一个人,甚至几乎可以决定我们的一生。他是谁?他不是老师,也不是家长。他是出题人。但我的梦想,是成为一个语文的出题老师。不是为了一种以报复的心理去欺负那些“祖国的花朵”;不是为了成为学生口中那个可恶而又遥不可及的危险人物。我不为名,不为利,且听我娓娓道来。
近年来,语文的地位日趋重要,成为我们过“中高考”这独木桥的加分项。仿佛拥有了语文,我们就可以走向人生的颠峰。可偏偏他是一个不好搞定的人物。不知大家听说没有,网上有这样一个新闻:有一女生写了篇文章,被登上了一部杂志上,就问你巧不巧,她高考时的语文阅读题,刚好是那篇她自己写的文章。可想而知,那时的女生该有多激动!可是,结果呢,让人大跌眼镜,12分的阅读理解,她只得了五分!她分析自己的文章,体会自己的内心感受,竟只有五分?这说明什么?是她对自己的了解还不如出题老师吗?不,是现在题目的机械化、套路化。
相信这点大家都是有体会。记得上次月考,有篇阅读理解的最后一题是“一缕阳光照在父亲的脸上”,问:这阳光有什么含义?但是我的内心:完全黑人问号脸!一缕阳光能有什么含义?怎么就好巧不巧地照在了父亲的脸上!?即使如此,拉提凭着我不好,不怕的语文功底,一共四分你的那个三分,但我自我感觉自己大的挺强的。
说到这儿,不防提一下我们的民族魂鲁迅先生,不知道他的哪篇文章里写了句“晚安”,没错,就这“晚安”两个字,有个学校的出题老师也不放过,大做文章。这两个字,他好像是这么分析的“晚字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已经处于黑暗之中,人们不能安居乐业,暗示了……安字又表达作者……的美好愿景。”如果周先生在世的话必定也会佩服出题老师的想象能力吧。这无疑不再说明现在考题的奇葩。
不仅如此,出题老师竟还要让15%的学生做不完试卷。就让一向做语文试卷很慢的我发了愁。记得一次月考,距离考试结束还有50分钟的时候,我还有一篇说明文、文言文和一篇作文没写,于是急的我几乎是想都不想就把答案写上去。交卷以后脑子里一片空白,根本想不起自己答了些什么。随着考试内容的增多,这代表我们思考的时间变少了,我们的思维方式从想变成套,从思考问题本身变成采分答题,按套路答题。这在我看来,是一件可悲但又不得不去这样做的事。但话说回来,这同时也是目前检验学生水平最公平的方式,你我都无话可说。
长大后,我要出题,题量不会很多,但一定很精,脑袋里有东西的人会从头顺到尾,但脑袋里空空如也,只凭套路得分的人一分不得。注重学生实打实的真实感受,而不是随便写些形于表面,心灵鸡汤就能蒙混过关。
还是不可否认,应试教育下的语文题目的确检验得到学生的水平,但我觉得不深刻、不具体且有些洋洋洒洒的作风,甚至生拉硬扯,把原本普通的句子、词、字变得不普通,似乎有些偏离语文“注重思考,答案不唯一”的理念。降生在这样一个时代,必定要适应这个时代的方式,这是生存法则,但这并不代表以后。记得《熔炉》里说过这样一句话:我们一路奋战,不是为了改变世界,而是为了不被世界改变。但我认为“如果想要不被世界改变,我们要先改变世界。”或许若干年后,你们的孩子会跟你们说:这个叫夏函文的出题老师真讨厌,出那么多题,但总算出的题很符合我的胃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