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呀,我是包小可。
以前从没想过,也不确定,直到现下看到网上很多人在热论存款的问题,各说纷纭,难辨真假,但可以肯定的是,随着时代的发展,大众对金钱的感受是真实存在的。
很多人没有存钱的意识,被各种言论裹挟,总说:“人生苦短,要及时行乐。” 或者:“人生才三万多天,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,不要亏待自己,吃喝要趁早。”
像这样的言论,很多人选择听之任之,其实是内心极度缺乏拼搏的勇气,轻易让这些想法腐蚀自己的大脑,成为它们驱动下的奴隶。
把辛苦工作积攒的工资挥霍一空,然后对自己说:“没关系,不花掉怎么会再挣回来呢?”
年轻的时候,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认知,对一切的概念都是模糊的,直到生活给上一课,才明白存款是人生的缓冲垫。

不知道有人有这样的感受吗?没有存款,一切可行的想法都会受限,就像被捆住了手脚,想往前迈一步都难。

30+后的人生,没有存款将寸步难行  第1张

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周围的人或者一些朋友,从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平时的习惯里,就能看出存款对人生的影响。
我有一个朋友跟我说,她 32 岁结婚后的生活远不如婚前。婚前只有自己消费,一人吃饱全家不饿,吃穿用度都不错,每个月还能存些钱,过得有滋有味。
本以为到了年纪该结婚了,会有一个幸福无忧的家庭,现在想来还是太想当然,婚前根本没规划过婚后的生活花销 —— 柴米油盐、孩子、家庭,还有各种必需的消费,一笔笔都成了压在肩上的担子。
当花销与收入不成正比,多出少进,每花一分都是在吃老本,无形中压力越来越重,焦虑不断升级,内心悄悄滋生出失望。
失望久了就会生怨,怨老天不公,怨家庭不幸福,怨丈夫没能力,甚至怨自己当初瞎了眼、盲了心。
后来她才醒悟过来,生活从来都是自己选择的,普通人想要婚后几年过得如意,一定的经济基础是必须的。 而未来想要一直如意,稳定的经济来源和能让人安心的存款,就是幸福的指标。
大家都说三十而立,如果到了年纪却没 “立” 起来,就会有种丢脸的感觉。想想自己这些年都做了什么,荒废了多少时间,走了多少弯路,终于走到成熟的阶段,想要做点什么,规划都做了好几个方案,可回忆起那比脸还薄的存款,瞬间心如死灰,懊悔接踵而至。
再比如现在一个很现实的问题,男士到了一定年龄想要组建自己的家庭,事情本身不是问题,问题是它需要足够的经济条件支撑,否则,也只能望而却步。
社会现象不会因为我们不喜欢就改变,只有改变自己去接纳这个多变的现实社会环境。
要确保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不至于踌躇不安,就要知道,多变的世界里充满未知,而我们能做的,就是积累财富,未雨绸缪,这样才能坦然面对人生的种种不确定。
对我们普通人来说,钱既是存下来的,也是省下来的。合理规划收支,有底气的生活才会与我们相伴同行,而这份底气,就藏在日渐增长的存款数字里。
感谢文字让我们相遇💕
我是包小可,当脚步慢下来就会发现,主导权不在银行卡位数里,而在每一个能自由呼吸的当下。
欢迎点赞、关注、收藏、在看,也别忘了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呀~